A、表面处理
混凝土基面处理:应选用打磨机进行表面处理。对打磨机处理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打磨的方式辅助处理。对路面暴露出来的坑洞等缺陷需进行适当修补。
钢桥面基面处理:选用全自动无尘抛丸设备进行表面处理。
B、设置施工边界
基面处理并打扫清洁后,采用胶带分区,圈定施工区域。
C、胶粘剂配比与搅拌
胶粘剂A,B组分按规定的配比放入容器,用手持式搅拌设备搅拌,搅拌头须为螺带式叶片。搅拌速度应为300-400转/分钟,须搅拌3-4分钟。
D、摊铺第一层胶粘剂
将搅拌均匀的胶粘剂倾倒于施工区,采用橡胶齿耙对胶粘剂进行摊铺,铺满整个施工区域。胶粘剂用量为1.0~1.2kg/㎡,按搅拌胶的重量除以施工面积来控制。
搅拌后胶粘剂的有效使用时间为15~30分钟。摊铺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时间,避免环氧由于初凝而失去活性。
E、撒布第一层骨料
将胶粘剂刮涂均匀并自流平后5-15分钟后开始撒布骨料,将骨料用专用喷撒车或人工的方式均匀撒布在胶黏剂上,直至胶粘剂剂被骨料完全覆盖,不得有漏撒、撒布不均匀等现象。当有胶粘剂渗透过骨料时,继续覆盖,直到撒布面无胶渗出,使骨料与胶粘剂充分结合,且密实。骨料撒布量为不少于5kg/㎡。
F、回收骨料
待铺装层固化3-4小时后,可使用清扫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浮粒进行回收清扫,并采用高压无油压缩空气吹除表面浮粒。
G、摊铺第二层胶粘剂
将搅拌均匀的胶粘剂倾倒于第一层骨料上,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用量为1.3~1.5kg/㎡, 参考工序D
H、撒布第二层骨料
骨料撒布量为不少于5kg/㎡,参考工序E
I、取出胶带
在胶粘剂初步固化并失去流动性,强度尚未完全形成时人工取出胶带。以防止胶粘剂完全固化后,胶带与树脂胶凝固在一起污染分界面。收残余骨料。
J、回收骨料 参考工序F
K、开放交通
待全部工作面施工完毕,即可撤除所有警示工具及设备,开放交通。